行業(yè)觀察
2024-03-01
汽車人才研究會
1472

2月18日,高合汽車宣布停工停產6個月,為各家車企的前景蒙上了一片烏云。2024,新能源領域的廝殺之激烈,可見一斑。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只有比亞迪、理想等少數車企實現盈利。包括眾多傳統(tǒng)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在內,在新能源業(yè)務上仍然處于虧損狀態(tài)。至于“蔚小理”中其余的兩家,蔚來、小鵬,仍未實現盈利。

因此李斌在內部信中多次強調“降本增效”,在2024年開年內部信中,蔚來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CEO李斌直言,“我們要堅決避免無效和低效的投入,堅決省下不給用戶和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的每一分錢,省下每一度不需要用的電,省下每一張不需要的文件打印”。
在這大部分車企都在虧損的局面中,比亞迪卻實現了大幅盈利。1月30日,比亞迪公布了2023年的業(yè)績預報:預計2023年全年歸母凈利潤290.0-310.0億元,同比增長74.5%-86.5%;2023年全年扣非歸母凈利潤274.0-297.0億元,同比增長75.2%-89.9%。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突破300萬,超過特斯拉奪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
可以說,比亞迪在2023年交上了一張完美答卷,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2023年的比亞迪都是自主品牌巔峰般的存在,沒有之一。亨利福特博物館的交通項目負責人馬特?安德森說:“比亞迪的增長在汽車行業(yè)歷史上是未曾見過的。”
打造人才蓄水池
比亞迪能夠從眾多車企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其優(yōu)秀的技術。“用技術創(chuàng)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比亞迪的企業(yè)理念。比亞迪汽車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的背后是其深厚的人才儲備。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對于應屆生而言可謂是最難就業(yè)的一年。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青年失業(yè)率達到了21.3%。各大企業(yè)紛紛縮招,但比亞迪卻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招聘。據悉,比亞迪2023年校招總人數達到3.18萬人,其中碩士和博士的整體占比達61.8%。3萬多名應屆生中,有80.8%的人員將會投入到研發(fā)工作。來自獵聘的一項數據還顯示,比亞迪成為2023高校畢業(yè)生搜索的“熱詞”,特別是在985/211院校以及海外院校中,搜索頻率名列前茅。
比亞迪逆勢而行的做法源于其獨特的人才理念。在比亞迪的企業(yè)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是“重用年輕人”,王傳福培養(yǎng)工程師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重用大學生”。
在比亞迪看來,應屆生是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好苗子”。這些應屆生通過千軍萬馬的獨木橋­­­­—高考,證明了自己是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的,重要的是如何培養(yǎng)他們。比亞迪堅持“人才長期主義”培養(yǎng)機制。26年來,比亞迪持續(xù)開展“明日之星·百日蛻變應屆生訓練營”。該訓練營是始于比亞迪創(chuàng)業(yè)初期(1998年)的傳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項目。通過為期100天的訓練營,以促進和提升企業(yè)歸屬感、文化認同感、業(yè)務理解度、職業(yè)素養(yǎng)、崗位實戰(zhàn)能力等為內容線,以高管引路、大咖分享、師徒輔導、線上學習、文化活動、崗位實踐等為方法線,一屆又一屆的“新生代”從訓練營走出,成長為優(yōu)秀的業(yè)務骨干、管理人才,成為保障集團基業(yè)長青的中堅力量。
王傳福曾經說:“我們是個多元化的、高度集成、高度垂直整合的企業(yè)。我們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們的人才絕大部分是自己培養(yǎng)的;實際上,比亞迪今天大部分事業(yè)部總經理、經理,都來自歷年招收的應屆畢業(yè)生?!?/strong>可見,比亞迪首先是基于業(yè)務和事業(yè)對人才的普遍需求進行人才規(guī)劃,進而招聘大量應屆畢業(yè)生,并在工作中敢于重用應屆畢業(yè)生、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發(fā)展空間。
在這樣的策略之下,比亞迪聚集到了一個擁有著眾多人才的“人才蓄水池”,通過“優(yōu)中擇優(yōu)”,保障了比亞迪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學有所成、更具備發(fā)展?jié)摿Φ那嗄陮W生們正是未來將撐起比亞迪基業(yè)的棟梁之材。
員工關懷
對企業(yè)來說招到人才只是開始,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留下來。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有生存的需求和實現個人發(fā)展的需求。對于企業(yè)而言,能否滿足員工這兩方面的需求決定了人才是否能夠留下來。比亞迪通過一系列政策滿足了員工的生存需求并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
比亞迪為員工提供了多項福利,幾乎覆蓋了員工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住的方面,比亞迪首先就是保證員工能夠“居者有其屋”。比亞迪在深圳和惠州的工廠附近拿地,為員工興建福利房,現已建成亞迪一村、亞迪二村、亞迪三村,這些房子距離最近的工廠平均路程10公里。員工可以低價購買亞迪村的房子,但需要簽訂較長年限的勞動合同,與公司綁定。亞迪村滿足了員工的居住需要,使得他們在城市安家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在員工的子女教育方面,比亞迪與深圳中學聯合建立了深圳亞迪學校,這是一所九年一貫全日制寄宿民辦學校,附設幼兒園,師資雄厚,提供了完善的教育提供保障,這讓比亞迪員工的子女可以做到上學無憂。
在出行方面,比亞迪啟動了員工配車計劃,在比亞迪的廠區(qū),可以看到眾多員工使用比亞迪品牌的車出行。比亞迪人開比亞迪的車,又成了比亞迪的口碑營銷的活廣告。
對于一些老員工而言,在比亞迪一直干到退休,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比亞迪上班,買比亞迪的房,開比亞迪的車,子女在比亞迪的學校上學。這讓比亞迪的員工對比亞迪歸屬感大大增強。
擴大海外布局
比亞迪眾多領域人才需求的背后,反映的是比亞迪廣闊的市場需求。2023年,比亞迪在全球各地的新能源市場斬獲多項銷量冠軍:泰國市場,比亞迪銷量突破3萬輛,奪得泰國新能源市場品牌冠軍和車型銷量冠軍,占到泰國新能源的40%份額;巴西市場,比亞迪銷量突破1.7萬輛,奪得巴西新能源車的銷量冠軍;以色列市場,比亞迪銷量突破1.5萬輛,奪得以色列市場新能源銷量冠軍;烏茲別克斯坦市場,比亞迪銷量突破1萬輛,成為烏茲別克市場新能源銷量冠軍······
比亞迪很早就開始走向海外。早在1998年,比亞迪在荷蘭鹿特丹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歐洲總部,主推電池、電子業(yè)務。1999年,比亞迪成立北美分公司,開始進入美國市場。分公司的陸續(xù)設立,為比亞迪積累了海外經驗,不僅為比亞迪建立了海外人才儲備,也在海外打響了比亞迪的品牌。
比亞迪的出海之路有著自身的獨特性。通常國內的車企出海,多以乘用車賽道打入當地市場,但比亞迪不同,是以國際市場中競爭較為平緩的新能源電動客車、叉車等大型車輛產品打入當地,積憑借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yè)鏈閉環(huán)以及動力電池的優(yōu)勢,突破國際市場。這也為乘用車的出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憑借著用戶的接受度,比亞迪的乘用車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當地用戶的認可。
2024年比亞迪出海的動作將進一步加快。據悉首批3個海外工廠將會正式投產,匈牙利工廠也將進入建設期,一個全球布局生產基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銷售,全球推出多個品牌的跨國新能源汽車集團或將在2024年形成雛形。
打造新能源汽車生態(tài)鏈
比亞迪的愿景不僅僅是造車,而是試圖推行一種生活方式。
自從卡爾·本茨于1885年發(fā)明第一輛汽車開始,汽車已經伴隨人們將近一個半世紀。汽車早已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存在于人類社會中。例如在電影院上映的《飛馳人生2》,講述的就是一個有關賽車的故事。汽車文化就是像這樣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新能源汽車不只是要與傳統(tǒng)燃油車競爭,更是要與一種傳統(tǒng)的汽車文化競爭。比亞迪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前段時間的比亞迪夢想日上,比亞迪宣告“將投資50億元建設全球首批全地形專業(yè)賽車場”。汽車賽事不僅僅推廣汽車品牌的技術和性能,也加深了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度和忠誠度,甚至左右了汽車消費的風向。比亞迪力求形成一種新能源汽車文化,去于傳統(tǒng)的汽車文化分庭抗禮。
比亞迪的第一個智能新能源汽車綜合測試場將落戶南寧,該項目擬占地6000余畝,總投資20億元,預計2024年6月投入使用。一個與大眾體驗相結合的“新能源汽車文化”體系呼之欲出,將帶動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了解新能源汽車、愛上新能源汽車,培養(yǎng)新能源汽車文化。

不僅如此,比亞迪還進軍二手車市場。2023年11月,比亞迪精誠認證二手車商城上線,推出“全國優(yōu)選比亞迪新能源認證車源”,試圖打破消費者對于“新能源二手車保值率低”的常規(guī)認知。二手車商城的上線,形成了比亞迪獨特的新能源汽車消費閉環(huán),最大化減少消費者使用新能源車和轉賣新能源車的顧慮,并且可以盡可能把認可比亞迪的消費者長期保留下來,對于品牌而言可謂是一舉多得。
這些做法可以看見比亞迪試圖打造一個新能源汽車生態(tài)圈。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新能源車企需要越來越多地從燃油車手里搶奪市場份額。只有打造能夠與燃油車相媲美的新能源汽車生態(tài)圈,才能夠更好的爭取用戶。
結語
2024年將是新能源車企洗牌的一年,有哪些車企將會消失在激烈的競爭中,被人遺忘,又有哪些車企將會脫穎而出,屹立山巔,我們不得而知,但比亞迪憑借著人才戰(zhàn)略與新能源汽車文化,有望繼續(x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fā)展的第一線發(fā)光發(fā)熱。